2024-04-01

閱讀 : 分鐘

0  則留言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閱讀心得-99%人被「完美」主義禁錮,這個絕技教你迅速掙脫!

By 追日Gucci

2024-04-01

勵志, 心理, 成功, 拖延症

☕️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嗎?那麼考慮請我喝杯咖啡吧!☕️

你是否常常陷入完美主義的無限循環,為了追求完美而止步不前?

這本被低估的神作,將徹底改變你對完美的定義,

讓你擺脫拖延的枷鎖,勇敢邁向理想的自己。

你是否深陷完美主義無限循環,止步不前?

作為時間管理與效率實踐者,相信你也飽受拖延症折磨。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將徹底改變你對完美的定義,解開內心枷鎖,重掌時間,邁向高效能人生。透過這本書,你將獲得三大祕技:

首先,透過實用自我檢視,理解完美主義根源,學會區分「永遠不夠」與「還不太夠」思維,前者滋生焦慮,後者滋養希望,是打破拖延的第一步。

其次,顛覆你對「行動與感覺」先後次序的認知。實際去做,興趣與動力自會湧現,助你保持高效率。

最後,別讓完美主義綁架你的時間,專注於「做」而非「做好」。訂立奈米目標,持之以恆地實踐,勢必超越期望,跨出高效能人生第一步。

無論你是資深工作獸還是新手,這本暢銷書將啟迪你掌控時間、戰勝拖延,勇敢擁抱高效能不完美人生。


購書起源

這本書我認為是 Top 1 被低估的一本,很少人提及,但卻是近期我看過最有感悟的前三名。

另兩本是:⟪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以及 ⟪人生四千個禮拜⟫

會知道這本書,並非我平常習慣的聽從名人(如:瓦基、歐陽立中…等)推薦。而是直接在誠品看到,本來以為這真的是一本給完美主義者的書,畢竟我正是眾所周知的龜毛處女座。

的確,「以前」的我是一個極度追求完美的人,經常要做到 120 分,搞得自己很累,只為了保持某種「優越感」?

直到開始創業,做自媒體、開發產品,學習銷售技能後,才慢慢理解到,與其一年精雕細琢一件商品,倒不如 1 年做 12 個產品,不斷根據市場反饋,並在實作的過程中,調整與迭代。

這讓我想起 Ali Abdaal 所分享的陶器理論,在一門製陶的課堂中,老師將學生分為兩組。

第一組被要求 30 天做出一件作品,另一組則被要求「一天做出一件」,然後進行評比。

第一組可想而知是「品質至上」,第二組為「產出數量至上」。最後老師遴選出 Top 10 作品時,出人意料的,作品全都來自於第二組(數量組)。

神奇的地方就在動手的過程,會有新的啟發,技巧也不斷的磨練。

回到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儘管我自認已經沒有那麼「追求完美」,但仍希望有人(有書)再來把我的完美主義打壓一下,讓我變得更快速、更敏捷、更有行動力。

當頭棒喝

書中首先顛覆以往我們認為誘發行動的起源。

世上多數人關注的是「感覺如何驅使行動」的事實,卻少有人注意到「行動如何引起感覺」,進而激發出更多行動。

我對這句話很有啟發,的確我讀過大部分的勵志書籍,都不斷告訴你說:你要找到你的「為什麼」,Start With Why 找到你有熱情的事物,這樣你才能夠持續燃燒前進。

但往往拖延也來自於再等一下,再研究一下,導致最後沒有作為。

然而,這本書顛覆了這個概念,應該是先有「行動」後,才會有感覺,進而越做越喜歡,然後激發出更多的行動。我不知道你的經驗是如何,但我對次觀念完全的買單了。

我對書中一個例子,很有印象。

一對夫妻鬧離婚,彼此都覺得對這份感情「沒感覺」,但丈夫並不想離婚。

因此,丈夫開始每天抱著妻子從臥室到客廳,持續了 1 個月。最後意想不到的,他們合好了。因為在擁抱的過程中,慢慢恢復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我忘了是在哪本書也看過,如果你覺得某段關係需要被修復或精進。那麼你就應該從「行為」表現出來。

例如:多關心妻子的飲食、看到下雨了就傳 Line 問問妻子有沒有帶傘、多多感謝妻子的付出。就像你當初追求你的妻子時的那份心情,不正也是如此嗎?

那是什麼變了?導致你不再這麼做了呢?

以上這些都是行動引起感覺的證明,同樣也呼應了開頭提到的「陶器課」理論。做了就會有成效,做了總是能強過「什麼都不做」。

如何避免不行動來與拖延症?

書中提及,想避免成為「不行動」的完美主義者。

你更該重視的是去「做」,而不是「做好」。

當然這邊說的不把做好視為目標,並不是刻意不把事情做好,而是消去對於「做不好」的強烈恐懼。

其實當你真的「動手」去做之後,你的技能、想法,都會持續迭代。反而在不斷「練習實作」之後,會做出真正高品質的成果。誠如前述提及的「陶器課程」理論中,做出最高品質的反而是一天產出一件作品的學生。

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書⟪驚人習慣力⟫,當中教我學會設定奈米目標,像是我就設了以下幾個看起來很小的每日目標:

伏地挺身 1 下

寫文章 50 字

閱讀 2 頁

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目標,但是當你真的試了,你就知道你往往會「做超過」目標。因為真的拖延我們的是一開始的「靜」摩擦力!

因此,如果你願意在不完美的狀況下,下不完美的決定、做不完美的行動,你就可以戰勝拖延症。


🪧 贊助

👉 ⟪電子閱讀器⟫是我最推薦的閱讀方式,即時、便利、舒適,可以大大幅降低你的閱讀檻,以改善你的生活、精進你的學習、提升你的工作表現。

現在就根據你感興趣的尺寸,進一步了解每台Kobo電子閱讀器的功能與特色吧 😃

名稱(型號)

尺寸

圖片與連結

Kobo Clara 2E

6吋

https://tshop.r10s.com/e73/c33/ff03/bbe4/9068/2759/6b22/112dedb0e50242ac110005.jpg

Kobo Libra 2

7吋

https://tshop.r10s.com/1bd/e33/4198/5127/8099/2bea/f414/1198eca9aa0242ac110002.jpg

Kobo Sage

8吋

https://tshop.r10s.com/65d/fbc/fc00/9905/40c4/de2f/8a4d/110dedab970242ac110002.jpg

Kobo Elipsa 2E

10.3吋

https://tshop.r10s.com/582/4d5/75d1/b79b/3030/017e/06bb/1174ee9a690242ac110004.jpg

完美主義是怎麼來的?

談到完美主義的根源之一源自於「不安全感」,因為對自己有足夠安全感的人,通常就不會那麼完美主義。

因為這類人的「自我評價」比較正向,遇到困難時也會先想到好的一面。

其次是「自卑情節」,外顯特點會有兩類,表現出高人一等或自我封閉,猶如受威脅的河豚或是烏龜縮進殼裡。

那麼這跟完美主義有什麼關聯呢?

因為當自卑情節產生時,或用不合理的標準要求自己。總是看到他人的完美無瑕時,就會驅使自己要變得完美才能「趕上」,或是要確認能達到完美程度才動手開始做。

如何戰勝完美主義?

書中提及:不完美主義意味著不那麼在乎某些事,因為當你越不在乎,你在那個領域就會越放鬆。當你放鬆時,就表示你沒有太多焦慮或干擾,你會感覺腦袋清明、注意力集中。這表示你會有更多的心理資源可以使用。

我認為這是個很值得練習的方式,很多時候我們一直無法行動,就是覺得還可以更好,或是覺得好像還缺少了什麼?因此,會覺得腦子卡卡的,因為某一塊大腦資源老是被佔用。

後來我便告訴自己,我或許沒有準備 100 分,但總有 90 分,剩下的就交給臨場反應吧,而我也有信心我可以處理好。

這又讓我想到 Ali Abdaal 在⟪高效原力⟫提到,不要嚴肅看待,而是真誠以待(Not serious , be sincere) 也是相同觀念。

因為當有壓力、力求最好表現時,我們的大腦會變得封閉,缺乏創造力與彈性。

反之,帶著真誠的態度,而非嚴肅面對,你會更容易與人產生連結,也會更專注在享受當下的工作或事件當中,反而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如何辨識完美主義?

書中提供了檢驗方式,你是完美主義者的話,請看看其中差異,然後學著在你的生活中區分兩者。請問問自己,你是用「永遠不夠」還是「還不太夠」的心態來 看待某個問題。

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識別出相應的情緒。「永遠不夠」對應的是焦慮、挫折和絕望,而「還不太夠」則對應渴望、興奮和希望。

此外,書中還有個特殊觀點稱之為「二元心態」。例如你今天在公司做了一場簡報。事後你很懊悔沒有拿到最好的表現,因此無上限的責怪或檢討自己。

但重點應該放在,事實上你完成了這場簡報,而且表現還不錯。如果真的想要檢討,除非可以建設性的舉出改善方式,方便下次做的更好。否則,你應該讚許自己,給自己一個獎賞。

我認為這點對我而言很重要,以往我也習慣鑽牛角尖,悔恨於過去。現在我更懂得嘉許自己的表現,並吸取經驗讓下次更好。

總結

引用書中一席話:「所有的道路都有價值。雖然有幾條特別好,但與其找到那條最好的,不如持續向前。毋庸置疑,最糟糕的選擇就是沒有作為。完美主義者常常沒有作為,因為面對無限的可能路徑,很難找到那條完美的。」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的在做選擇,很多時候我們會猶豫不決,只因為害怕做錯選擇,因而什麼都不做。

但這不是我們的錯,而是源自於遠古大腦的設計,有著「規避損失」的傾向,因為不作為就代表著沒損失,有作為還得冒著做錯的風險。

這讓我想起許多人排斥投資,只因為害怕損失,即使理性上知道,持續買進指數型基金(或ETF),就能有很大的把握能取得8~10%的長期年化報酬。

關於選擇障礙,在⟪人生中的4000個禮拜⟫書中提到,即使科技讓我們生活變得便利,卻也讓我們變得有「做不完」的待辦清單。因此,經常會因為做了 A 事卻作不了 B 事而懊悔。

這種選擇「做哪件事」常常變成是我們痛苦的來源,書中提醒我們換個角度想,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必須接受我們「不可能」做完每一件事情,因此,轉換成我們很幸運的「還活」著可以「做選擇」,而非糾結於選擇哪個比較好。

最後附上書封以及我用 Heptabase 做的閱讀筆記

IMG 3304 scaled

👉 額外分享【我用 Heptabase 快速產出讀書心得的神奇流程 】

你是否也曾為了將書中的靈感和領悟化為分享而苦惱過?

即便你已經在書本裡標記重點,但當想要將這些精華轉化為言語,卻無從下手?

不用擔心,我要跟你分享一個整理出高質量讀書心得的流程。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利用 Heptabase,只需短短一小時,就能將閱讀的精華轉化為井組有序、引人入勝的心得分享。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這本書,我早在8個月前就已讀完。

然而,在前天回顧讀書 Highlight 卡片時,竟發現這本書還沒寫心得。

但驚喜的是,使用 Heptabase,幫助我在短短一小時,就迅速整理完成!

這就是 Heptabase 與卡片盒結合的魔力所在。

它通過視覺化的方式,和每張小顆粒的卡片內容,即便在長達8個月後,仍能清晰記起當初劃下每一筆記的原因。

以下是我整理讀書心得的 5 步驟,

  1. 前置準備:在電子書中劃亮點,並通過 Readwise 同步至 Heptabase。
  2. 初步篩選:展開所有卡片,對那些觸動你的,先寫下評論或心得。這是卡片篩選的關鍵一步,無感則捨,有感則記。
  3. 內容整合:將記有心得的卡片整理出來,相似內容放在一起,並排序。
  4. 深度梳理:根據整理好的順序,將卡片內容彙整到段落中,進一步完善你的心得。
  5. 分享成果:將你的心得發布到社群和部落格,與世界分享你的見解。

以上流程,希望讓每位熱愛閱讀的朋友,都能變成分享大師

Heptabase Write Book Review via Readwise

假如你想即時收到我的電子報(週報)內容,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 : 

✅訂閱電子報-股息成長投資(DGI) : https://www.guccidgi.com//DGI-Subscribe-Blog

✅訂閱電子報-美股選擇權 : https://www.guccidgi.com/option-masterclass/

📢敬告:如果你沒有心想學習股息成長投資或美股選擇權,請不要浪費時間訂閱電子報!那只會分散你的專注力,對你沒有好處,你該把時間放在其他你感興趣的事物上。

你也不要心存僥倖地加入,因為我寫了很嚴格的程式機制,會盡可能的揪出你對電子報並不感興趣,程式很快有效率地將你剔除於電子報清單之外。

⚠️沒興趣就請你不要隨便加入!!!⚠️

---------------------------------------------------------------------

🔹美股選擇權課程:安心美股選擇權月月現金流大師班
https://www.guccidgi.com/option-income-masterclass/

🔹股息成長股 CCC List 篩選器
https://www.guccidgi.com/DGI_Stocks_Screener

🔹股息成長股深度分析-健康照護產業包
https://www.guccidgi.com/healthcare-bundle

🔹1對1 60分鐘 輔導課 有效解決你的美股投資問題
https://www.guccidgi.com/1on1-60min-coaching

🔹如想學習股息成長投資與美股收租,請參考課程 《美股雙引擎被動現金流》:
https://www.gugufund.com/gucciblog

🔹免費加入Discord - 美股選擇權現金流討論區
https://www.guccidgi.com/discord-option

🔹如果你喜歡看影片吸收美股新知,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YT-Guccidgi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贊助我一杯咖啡!☕️

贊助咖啡

[免責聲明]

本資料僅供意見參考使用,不得作為任何金融商品推介買賣之依據, 亦不得作為向他人提出投資建議使用。 本人已就可靠資料提供個人適當意見與資訊,但不保證資料完整性, 如有遺漏或偏頗之處,請瀏覽人士,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其中所出現的個股標的僅作為分析使用,並無意圖引介任何人至美國券商開戶,亦無意圖向任何人推薦投資標的,您仍需靠自身勤勉地研究後再做投資決策。此外本人與文章所提及的企業亦沒有商業往來與擔任任何該企業職務。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我在下方拍 5 個手,讓我得到你的反饋,支持我繼續寫出更多好文章!

Loading

關於作者

我投資美股,主要方式為超長期價值投資持有股息成長型企業,
並搭配簡易選擇權以合理價之下的價格購入,且將股票出租,每月創造現金流,讓等待的時間也能額外創造被動收入並加速雪球效應產生的速度。
現金流就像我種樹, 只吃果實,也只取我夠吃的果實,而樹枝仍會持續茁壯。

延伸閱讀: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