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原為 3/30/2021 發表於 Pressplay 付費訂閱《美股雙引擎被動現金流》該訂閱專案已於2021年11月30日下架。因下架後,原有訂戶再也無法從Pressplay看到過去”付費”的文章了,導致讀者想回頭複習先前文章也沒辦法。因此我已事前告知付費用戶,我會將文章放上部落格成為公開文章。但顧及到用戶的感受,搬上部落格的文章相較Pressplay會有”3個月“以上的延遲發佈。例如 : 2022年2月時,才會在我的部落格公開,2021年11月在Pressplay發佈的付費文章。
閱讀時間 : 2分鐘;字數 : 1,500
文章大綱:
前言
如我在專案中描述,每週都會整理一次股息成長訊息,我統一擺在同一份google表單中,並以週為頁籤。清單我放置在文章下方。
目前CCC List清單中,股息成長5年以上的公司共735家。去年因為新冠肺炎的緣故,大約因此少了30家,其中又以挑戰者(股息成長5年~9年)減少最多。冠軍(25年以上)數量反而是越來越多,已達142家,畢竟成長年數越高的公司,其品質與競爭力通常也會越好。
每週整理股息成長資訊,除了想幫助大家,透過股息成長訊息,來側面了解公司營運裝況外。同時也可以注意一下除息日,如果有你感興趣的公司剛好快要除息了,那麼就可以考慮在除息日之前買進。例如除息是3/18,那麼你最晚必須在3/17買進,才會領到股息。
如上提到CCC目前有735家公司,並非每家公司我都聽過。假如有我比較熟悉的公司,我就會寫一些我的想法。
因為上週宣布股息成長的公司只有2家且是較冷門的公司,我額外提供本週即將除息的公司。
如下,這次成長股息的公司當中我較熟悉的公司思科 Cisco (CSCO)。
Cisco System (CSCO)
股息連續成長11年 | 配息$0.37/季 | 殖利率2.82% | 5年股息年化成長率11.4%
思科是全球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其同時設計,製造與銷售,並提供資料,資訊交換整套網路硬體與軟體解決方案。在多數產品市場中CSCO都是市佔1,2名,有9個第1,2個第2。
2016年我就曾寫過思科的分析,假如你想多了解思科,請參閱這篇文章
相較於2016年,當時我寫CISCO分析文時的季配息0.26,目前配息0.37,5年股息已成長了42%。
為了預估未來思科的成長性,首先參考過往長期數據,EPS與股息成長快速。
2011-2020年化成長
營收 : 1.47%
EPS : 9.46%
股息5年DGR(Dividend Growth Rate) : 11.4%
目前自由現金流 (FCF) 配發率 : 42%
未來我認為思科的產品仍與大數據、雲端運段、物聯網…等進行式或未來趨勢密不可分。因為思科擁有一切科技所需的設備,網路集線器,路由器,無線網路設備,資料中心,與安全防護..等。
鑒於以上資訊,我推估思科未來成長的力度能與長期過往相當。
但我仍以較保守的股息成長率(7%)來以DDM計算思科的合理價。
股息/年(FWD) : 1.48 (0.37×4)
預估股息成長率: 7%
折現率 : 10%
DDM合理價 : 52.79
第三方機構參考:
=======================
晨星合理價 : 48
CFRA 12個月目標價 : 66
另外附上FASTgraphs的估價供大家參考,其顯示CSCO目前位於合理價。
按造其兩種算法:
美股長期市場本益比15倍(橘線),或是CSCO自己的長期本益比(藍線)。合理價分別為 : 48.15與42.44,目前股價為$52.52(3/30/2021)。
思科自從2021年Q1、Q2財報亮眼後,股價便一路攀升。自37.53上漲至52.52。
PS.思科的2021財年始於7月~10月。
儘管股價漲了不少,但我一再強調無法用股價來判別是否漲多或跌多。也因如此,我們才需要計算合理價格,來確認當前價格,是否提供長線投資人有利的買進位置。
從上述幾個合理價,我們能確定的是目前股價在合理價附近。
假如你信奉 : 買進好公司在合理價,勝過買進平庸公司在打折價的話。
思科的高品質與穩健的成長力,是股息成長投資人可以考慮的公司。
假如你想更低的價格,為你提供高一點的安全邊際。
那麼你可以試著採用前一篇文章所教的美股選擇權策略 : Naked Put Selling 來打折買股票收現金。
如果這份股息成長訊息清單頁籤”322-328“當中有你研究過的公司,也歡迎與我分享喔~
每當市場動盪,就會有許多讀者來問我該怎麼辦? 資產縮水好多是不是要停損?
一問之下除了重壓高風險資產外,往往也都沒有投資計畫,包括 :
- 對公司有足夠的理解並知悉合理價格
- 資產類型的配置比例
- 買進的理由與賣出的原則
希望大家不要總是等到賠錢了,才後悔自己當初太輕忽風險。既浪費金錢,也賭上時間成本。
近年來投資生態轉變,當人人都癡迷成長科技股與虛擬貨幣的高成長時,容易忽略了平衡性。
但成功的投資往往靠的是全方位的資產配置,你可以同時投資科技成長股與指數ETF,當然也可以配置股息年年成長的一流企業,讓你在享受公司成長而股息變多的同時,也收割長期的股價價差。
假如你對於如何以股息成長投資與美股選擇權打造被動收入感興趣,歡迎你購買我的線上課程,與其他1,500名學員一同學習。
[免責聲明]
這篇文章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投資人參考,投資人須自行承擔風險,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亦不代表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本人沒有收受任何組織或個人的驅使,更沒有對價關係。此外與文章所提及的企業亦沒有商業往來與擔任任何該企業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