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8

閱讀 : 分鐘

0  則留言

我的7點外商文化體悟

By 追日Gucci

2017-04-08


☕️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嗎?那麼考慮請我喝杯咖啡吧!☕️

Loading

StockSnap 1RW4C4JG9S

圖片來源:stocksnap.io

在2月的時候,我寫了一篇跟投資沒什麼相關的主題:比投資方法更重要的東西
關於我對於身邊的同事與朋友的一點觀察。

今天同樣也是我最近在工作上的一點觀察,就是國人普遍的一些特點。
我並不想一昧的吹捧外人來打擊我方士氣,只是這些生活經驗,同樣驗證我在研究美國企業財報時,經常讚嘆企業執行長遠計畫的前瞻與勇氣,現在縮小到我日常生活中得到一絲驗證,或許不完全客觀與全面。


我認為比天份還重要的東西,溝通與社交能力

這點體悟尤其在我開始與美國人協作時,更深切的體悟。
也了解到為什麼西方人特別容易創造出新事物。

其一,從上至下,無論是管理層與否,美國人習慣可以自己做的就盡量學習,我親眼看見高階主管熟系EXCEL的層度,讓我稱奇。
舉例而言,你的部門覺得需要什麼分析軟體或者工具,來幫助部門日常工作順利進行,
那麼公司提供你很好的資料分析平台,而IT則負責提供正確的資料。
一但有了資料,那麼各部門就可以非常彈性地靠著企業提供的平台,自行開發出完全適用於該部門的一些Dashboard或者系統。
因此,公司只需要維持幾個最前端的大系統,例如MES,R2R,EDA與ERP…等。
這些系統是所有全世界分公司共通的語言,利於相互Benchmark。
而在此之下,就是各部門大展身手的時刻。

因此也造就了,大量優質且適用於不同性質的部門且稱手的工具,讓IT能空出手來,做更多能創造IT價值的研發。

其二,我想說的是獨立作業的能力,一般我們在看國內徵才多半會看到這一項,然而在國內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最好能全包,然後別惹麻煩,照我說得做好即可,簡單說就是一個機械人。
然而在外商,我看到真的的獨立作業體現在兩方面。

1.國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苦幹,實幹,勤勞的幹。
沒錯,勤勞絕對是一大美德,也是一切基礎。但是在實際工作上,要與許多人進行協調,且協調的比重往往比真正做事的時間還要多。
這時,會看到在國內企業的方式是,只要談不攏,只好請出更高階的老闆來搞定,向上求助。
然而在外商,每一個同仁即使他是底層工程師,但是當你與他互動或者開會的過程,假如不看抬頭,你壓根不會認為他只是工程師。
因為,外商給予每位同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以及決定權,因為美國人的思維是,信任每一位員工,我相信員工不會搞砸;但是一切要自己負責承擔與解決。
因此,雖然只是開個會,除了專業技能之外,包含會議進行掌控,會議安排,到場地等細微事項,我都會覺得他至少是一位底層主管而不是工程師或者助理。
而我相信,這是西方教育從小父母便盡可能的放任子女自行去面對外界,習慣表達自我想法,搞定自己的事情有關。

2.大量的創新與研發,國內因為重點放在Cost reduction,也就是說我要你弄出可以省錢的方式就好。
只要沒有效益,都不准做,或者說”沒有失敗或是賠錢”的改善研究案。
因此,常會看到老闆突發奇想的弄個研發部門,但最後都草草結束。

因為我們都知道,創新或者研發,本來就是一個理論,認為可行,所以需要時間與資源來”證明“它確實可行”。
因此,當然會失敗,而且失敗的比例一定大得多。
但是外商不是如此,我們(企業)希望你們可以盡可能地去研究與嘗試,因為我們知道那是我們公司能夠長遠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研究的過程是我們所珍視的,儘管最後結果與我們原先設想的不同(失敗),只要你有想法,一定要告訴我們(主管)。

其三,

在硬體與代工之下,我們的勤奮確實足以應付這樣的產業特性,規格統一,我們成本可以做到很低,效率可以達到最好。
但是,一旦要從一個模糊的概念或點子轉換成實際的商品或服務時,勤奮就不是那麼派得上用場了。
因為這裡面涉及大量的跨部門協作,從產品設計到人力管理到行銷策略,無一不需要緊密且有效與快速的溝通。
因此,在這樣規模專案中,個人的強大能力是不足以應付。這時需要仰賴一支團隊。但問題是,憑什麼人家需要聽命於你。
這時候比的不是誰的頭銜高,而是清楚而有自信的表達出我所需要的,同時樂於傾聽對方的需要。

以上這段文字大致摘要於:
在美國工作的台灣工程師:台灣人才硬功夫了得!缺的是溝通與社交能力
我覺得寫得非常透徹,也與我實際體察相當契合。

公司也時時宣揚同理心文化,而這確實也有效。彼此上面都有老闆,誰沒有上方的壓力。
但是得讓對方感受到我有預先一步為他設想,進而讓彼此都樂意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
老實說,人的問題最難解決,而透過人際溝通,所完成的專案,是我感到最多成就感的來源,因此我知道,這有多麼不容易。
因為,這不是我自己多加班幾百小時,就可以達到的結果。

其四,延續上一段談到的勤奮,說一個最近碰到的案例,近期開始進行一項全新的領域,也受訓了幾個星期。
回到工作崗位之後,我們開始實際介入這項新的專案。
賴於受訓時期,同仁的細心教導以及視訊教學。
我發現其他同仁的實作速度非常驚人,我非常訝異為什麼他們可以這麼快的做出結果,而我還在丈二金剛一片混沌。
後來我不斷細想原因是什麼?

最後我想到了,我們的學校教育,不斷的教導我們做一些在範圍內且變動性小的事務上,
因此我們確實非常善於做到模仿與照本宣科的事務上
而我的同事們的確在變動範圍小的專業上面,令我佩服。
我一直清楚自己是個學習能力差的人,如果要比理解力,記憶力,我很確定我是敬陪末座。
但是,假如沒了SOP,沒有Step by Step的教學,或是工作稍有空閒時,我們其實很容易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此外,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專業能力不等於工作能力,還要學習如何表現自己。
而在公司,表現自己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簡報,但是這就導出我們教育上的一大致命。
就是不要太過”突出“,你只要做一隻跟其他綿羊一樣顏色的羊就好。話太多就是問題兒童啦,甚至遭到同儕排擠吧!

這是我觀察到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很習慣不發聲。
但事實上,老闆要認識你,或者其他部門要認同你,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份簡單而清晰的簡報。
但我發現,多數的簡報,都有字很多,圖很小,東西很多,我不知道要看哪裡?
不該放的放了一堆,模糊了焦點。
真的很可惜,但我知道他明明做了很多事,也確實有很棒的成果,但是卻看不出來。
更慘的是,普遍認為會報告就是出張嘴,因此,非常排斥有報告露臉的機會,更不會花時間好好想一下到底想讓聽眾聽到你有價值的部分。
我真的覺得非常可惜…

接著,還沒完。。。
屏除不善於表現自己或稱作不傾向表現自我想法還體現在另一個大問題上。
就是發言,如果看過一些美國商學院實際上課的影片,我們會發現,課程的進行內容不是老師一直講,學生一直低頭寫筆記。 而是透過非常激烈但理性的辯論方式來進行,學生們非常熱衷於討論與表達意見。

這現象我也同樣觀察得非常徹底,就是台灣學生或員工不會發問,甚至我大膽假設,不想讓人們知道自己的感受與想法。無論是在開會或是訓練時,因為那太難為情了,我不想太過搶鋒頭,甚至我不想讓人們聽到我愚蠢的問題
而外國人通常會不斷問我們,Any question?通常結果都是鴉雀無聲到我覺得尷尬的程度。而且對於老外來說,這也是他們非常不能理解的一個現象,因此會再多問一次Any question?
老實說,這種感覺很像跟Zombie在同一個空間。。。
好吧,既然都沒人問問題,對於外國人而言,他們的解讀就是”我們百分之百都懂了“,因此我們可以完全獨立作業這個Job或是Task,然而實際上真是如此嗎?我們心知肚明。
反之,外國人非常喜歡我們與他互動,只要有問題,他們會想盡辦法的幫你解釋,因為對外國人來說,把你教會比什麼都重要,而不是一知半解,卻什麼都不說

其六,這一點則是通病,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有,開會坐最後面,上課坐最後面,那考績會不會也是後面?
老實說,我年紀大了,我真的覺得坐後面實在看不清楚啊,為什麼你們一進會議室,就死命地搶後排座位?
而且就實際面而言,坐在後面會被Cue到還是會被Cue到,坐後面對於想要低調真的一點用也沒有。
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做一個謙遜的人,謙遜是美德,但是坐後面不是阿,那只表示你不是很在意這場會議或是訓練吧XD

最後,我想談的是外語能力,老實說我同事的英文普遍都很好,平均多益700分。
但是,非常懼怕開口。
其實說話,是包含口語與肢體,還外加眼神XD
而外國人絕對也都聽懂你的意思,因為講話,不是寫文章,沒有人管你錯字。

有加S沒加S,是進行式還是過去式,Tomorrow到底放前面還是放後面???
用At還是In還是On,用As還是With,用To還是For…
Come on,外國人不會在意這些,他真的都聽得懂…真的…
不會有人糾正你說錯,也不會有人笑你用錯語法,更不會有人笑你的口音。

如果真要說口音,嗯…….我還沒有克服印度人的口音。但是一直聽會改善很多,也會有成就感就是。
但必須說,撇除口音不談,這也不是缺點,印度人的英文真的很好。

最近,老闆要來台灣開會,國內主管詢問是否有人想要跟大老闆談話15分鐘,可想而知沒有人會報名,能避則避。
其一,上述談到,我們不習慣發聲。
其二,我們排斥說英文。
其三,我們說的話上頭應該不會聽進去吧!

我第一次和我老闆1 on 1時,說了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他說:What I really value all is you.
意思就是,我非常重視你們每一個人的意見。
在國內企業,很常遇到Top down的政策吧?但是在外商,經常是Down to top,許多新的點子最後長出成果,都是靠著底層員工向上發聲,而上頭也給予實際的Support。

可想而知,我當然報名了與老闆1 on 1,原因很簡單,
從實際面來說,這是刷存在感的好機會。你會說,靠!,矯情的傢伙,愛現的傢伙。
我會說,你在年終抱怨考績時,為什麼不想想你的存在感?
如果是真的不在意,那就不要哀怨的覺得自己的努力沒被看見。
當然沒被看見阿,因為沒有適時地打在鼓點上,不是嗎?
從感性面來說,我的英文讀跟寫沒有問題,但是,它終究不是我的母語。
一般我們稱讚人的英文好,不都是說:你的英文聽起來就像說母語。
而我很清楚知道,我的聽跟說英文的能力頂多及格堪用罷了,現在有現成機會1對1的講英文,我怎能放棄。

總結以上:
我的感想不是要批判,我也沒能力高大上的高談管理與教育。
作為一個社會的底層螺絲,我清楚地體察我身邊發生的一切。
我們的素質真的很棒,尤其是固定範圍內的事,很少有其他國家能相比,我們勤奮且聰明。
然而,只要城市化在的一天,我們就不可避免的要與大量的人從事協作與溝通。
而且,不只是合作,是要與全世界競爭。

關於作者

我投資美股,主要方式為超長期價值投資持有股息成長型企業,
並搭配簡易選擇權以合理價之下的價格購入,且將股票出租,每月創造現金流,讓等待的時間也能額外創造被動收入並加速雪球效應產生的速度。
現金流就像我種樹, 只吃果實,也只取我夠吃的果實,而樹枝仍會持續茁壯。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