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4

閱讀 : 分鐘

0  則留言

[書籍閱讀心得]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下篇)

By 追日Gucci

2015-01-14


☕️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嗎?那麼考慮請我喝杯咖啡吧!☕️

Loading

B. 投資愈早開始(學習)愈好,而且不要中斷
投資需要等待好的買點,分析可以天天做,但交易可不能天天有。越早開始除了複利效果之外,還能多掌握到幾次市場恐慌的時候,股價拍賣的機會可不是年年都有。
對於複利的挪亞定律,作者也舉了一對好朋友的例子
星兒25歲開始每月投資45美元在投資報酬率過去90年平均報酬9%的美股,
路西則是到40歲才開始每月投資800美元
到了25年後,兩人為65歲的時候:
星兒總投入金額32,400,最終價值為1,050,180
路西總投入金額240,000,最終價值為813,128
路西足足少了星兒有237千美元,差異為(22.5%)
C.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ETF or index fund)
如果你的投資帳戶完全缺席ETF或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是因為和你的理財顧問或代銷機構有絕對的利益衝突,主動式基金讓你多付出12倍到40倍的高額佣金,管理費,經理人費等費用,已經註定讓你的財富之路失敗。
20年下來,最好狀況是你多付出至少40~50%成本,等你退休發現時,往往以無法挽回,因為你已經沒時間等複利效果再次發威。
巴菲特也多次公開表示,連他自己的沒有把握打敗市場,建議投資人使用指數化工具持續規律的買進,費用更少,績效更好,問題更少。

The best way in my view is to just buy a low-cost index fund and keep buying it regularly over time, because you’ll be buying into a wonderful industry, which in effect is all of American industry,
If you buy it over time, you won’t buy at the bottom, but you won’t buy it all at the top either,
If you have 2% a year of your funds being eaten up by fees you’re going to have a hard time matching an index fund in my view, Buffett said. People ought to sit back and relax and keep accumulating over time.
舉個實際數字,1.5%的費用差距造成的影響,
以下截錄自綠角的財經筆記(已徵詢過綠角大的同意)
====================================================================

假如1萬元就跟著市場每年漲10%,那在30年過後,會成長為174,494元。以指數型基金投資,每年 9.5%30年後,一萬元會成長到152,203。以主動型基金,每年8%30年後,一萬元會漲到100,627。指數型基金,讓投資人拿到了87% 的市場報酬。而主動型基金,讓投資人拿到了58%的市場報酬。指數投資比主動投資,30年後的終值多了51%
Vangaurd2013年發表一篇研究報告,The Bumpy Road to Outperformance,統計從1998年初到2012年底,這15年間,所有美國1540支主動型股票基金的基金。
結果是其中只有18%有勝過對應指數的成績。
Vanguard這篇報告明顯展示了指數化投資的優勢。它不會給你第一名,但會給你排在前面的成績。

15年間,贏過八成的主動型基金。這已是一個夠強烈的投資誘因。
但假如投資人仍覺得不夠,他就是要想辦法買到那18%勝出的基金。沒錯,他有機會成功。但買指數,幾乎可以確保名列前矛的成績,這樣還不夠好嗎?
不滿足於此,想要買到排名前10%,或甚至前5%的基金,反而會冒著80%的機會落後指數的風險。
這值得嗎?
VTI(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為例,其涵蓋美國3657隻股票)的內扣總開銷是0.05%,追蹤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是一個全美國市場指數,意即它不是只有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股組成,而是連中型股、小型股,甚至微型股都有。對於美國整體股市,相當具有代表性。
您假如買進的是一支內扣費用2%的美國股票型基金,你的內扣費用花費是VTI40
請問投資朋友是要如何累積財富?
總結來說:

指數化投資工具免除投資人選股的問題
指數化投資工具免除投資人挑選基金的問題
指數化投資工具免除投資人付出太高投資成本的問題
指數化投資工具長期帶來勝過大多主動投資人的成績
問題更少,成績更好
這就是指數化投資的魅力。
從一開始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時,我就如此相信。
買了一支主動型基金,明年在同類型基金中,它可能排名在前10%,也可能是倒數10%
買了一支指數型基金,年年月月,它都會落在前段班,給你該市場應有的報酬。
====================================================================
書中作者舉了一個Google的故事,20048月,當Google公開上市後,許多持有股份的員工都變的相當富有。一堆高盛花旗摩根史坦利的理財顧問,終日站在公司門外,等著推銷他們的理財建議(或是金融產品??)
在此之前,Google為員工辦了一系列理財講座。首先請到諾貝爾獎得主William Sharpe任職史丹佛大學教授。他的忠告是遠離主動型基金:”不要想打敗市場,請將你的錢放在指數型基金上
一週後,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墨基爾來了,他鼓勵員工建立指數型基金投資組合,他相信不可能選出能長期打敗股市指數的主動型基金
最後,這群幸運的員工聽到非營利投資機構Vanguard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柏格先生的演講傳達了同樣的訊息:”那些競相造訪google的經紀人和理財顧問,是個龐大的掠奪機器,一心只想要透過高費率來奪取金錢,而你直到一切都太遲了,才會發現這件事
等到這些大師離開後,這些等著銷售商品的理財專員,面對的是有如銅牆鐵壁般堅實且正確的投資觀念。
總結:建立一個有紀律的投資計畫與一個平衡以指數化工具的資產配置(本地化指數+國際化指數+債券指數),並定期調整平衡比例,這部分在往後,再來做深入探討,可以發展的形態相當多樣化。
D.如果真的很想買股票,作者也提供了幾項評估方式
1免盯盤的好企業:選擇在產業中屹立不搖的領導者。
2.選擇那些經營相對簡單、產品售價會隨著通貨膨脹而提高的企業。
3低盈餘負債比
4.資本報酬率高,企業賺錢有效率,15%以上尤佳。
淨利都是10億美元的兩家企業,明顯的是B企業優秀許多。
A企業:投入100億美元在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上
B企業:投入50億美元在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上
星巴克15.827%
5.設定投資報酬率,買在相對價格:確認所購買股票的報酬率略高於十年期公債。
什麼是對的價格呢?就是買下該公司每年可以幫我創造多少收益率
計算方式:淨利/股價x發行股數(買下該公司需要多少錢)
以目前星巴克為例:股價76.71(3/21/2014收盤價)
順道幫大家做了點功課,到晨星找近三年的淨利,因為發現2013的數字怪怪的,所以再到星巴克官方找到正確的2013財報,去年營收成長12%,淨利成長24.4%
http://investor.starbucks.com/phoenix.zhtml?c=99518&p=irol-newsArticle&ID=1870395&highlight=
因此得到3年平均淨收入1246+1384+1721/3 = 1450(14.5億美金)除以76.71美元乘上發行股數74千萬股 = 2.55%
目前10年美債殖利率為2.75%,因此比較之下,自然可以得知目前股價稍稍偏高。
 Starbucks Morningstart
Starbucks 

結語:本書前段作者以自身經驗教導他人累積第一桶金的正確觀念,學習記帳聰明消費,理清自身財務後,盡快使用時間複利效果,透過指數型投資工具建構一個資產配置平衡的組合,長期買進長期持有。最後,提供如何評估優良企業股票,然後在合理的價格買進。

關於作者

我投資美股,主要方式為超長期價值投資持有股息成長型企業,
並搭配簡易選擇權以合理價之下的價格購入,且將股票出租,每月創造現金流,讓等待的時間也能額外創造被動收入並加速雪球效應產生的速度。
現金流就像我種樹, 只吃果實,也只取我夠吃的果實,而樹枝仍會持續茁壯。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